顯示具有 物理治療師 標籤的文章。 顯示所有文章
顯示具有 物理治療師 標籤的文章。 顯示所有文章

2014年7月19日 星期六

初音未來跳跳舞 MMD(MikuMikuDance)-體感遊戲於成人身障機構之應用

    MMD(MikuMikuDance)是一款以Kinect(體感偵測器)連結PC,藉由偵測人體動作,帶動虛擬人物的動作之軟體。相較於Xbox發行得如火如荼的體感遊戲,這款軟體自然沒什麼娛樂性。但也因為他去掉複雜的背景,沒有遊戲規則的動作設定,也沒有計時計分的要求,單純的僅強調人物動作。反而對於一些肢體還好,但認知略差的身心障礙者,可以作為在進行Xbox體感遊戲前的互動訓練。

    花了三年的時間,終於成功了。(其實是努力了一 個月,不成功,放了三年再重新嘗試)網路上很多高手寫安裝方法和擴充方法,我這裡就簡單的寫。

以下簡單介紹PC安裝MMD的方法。

硬體需求:
    1.至少雙核心的電腦:我家中用雙核心1.33G無獨立顯卡的舊筆電,也跑得動,只是有點lag。
    2.Kinect:從你家的Xbox拔下來用。
    3.Kinect外接電源線(如圖):Kinect的接頭是無法直接接到電腦的,看起來很像USB,其實不是。必須要準備外接電源線才能做轉接。我是在露天買副廠的,很便宜,也能用。

軟體需求:
    0.因為MMD這個程式出現得很早,比微軟釋放Kinect的驅動(sdk)還早,因此全部都需要使用第三方軟體。而這些第三方軟體公司,因為各種原因,已經不見了,所以下面直接列出需要安裝的檔案名稱,藉由google還能找到一些前輩留下來的備份。但是記得,一定要和我列出來的一模一樣,因為彼此之間有版本的對應問題。其他版本不是不能用,而是你要找到對的版本去對應,我就花了很多時間去合版本。
    1.Windows7作業系統:我沒試過Win8。
    2.電腦的direct必須9.0以上的版本:這是Windows作業系統專用的進階多媒體用API。用國語講就是一個基本需求的程式啦,微軟免費提供。
    3.下列3個程式包括Kinect的驅動和應用,必須安裝。
          1)openni-bin-win32-v1.0.0.25.exe
          2)sensorkinect-win32-5.0.0.exe
          3)NITE-Win32-1.3.0.17.exe
    4.MMD程式,綠色程式,直接執行,免安裝。
          1)MikuMikuDanceE_v910.zip
          2)DxOpenNI.zip


安裝步驟:
    1.安裝openni-bin-win32-v1.0.0.25.exe
    2.安裝sensorkinect-win32-5.0.0.exe
    3.將Kinect接上電源線,再連接到電腦。
    4.安裝NITE-Win32-1.3.0.17.exe。
備註:上述程式的安裝,請安裝到預設值內(C:\Program Files),不要自己選路徑,以免後面安裝的MMD程式抓不到Kinect
    5.解壓縮MikuMikuDanceE_v910.zip,我是解壓縮到桌面。
    6.解壓縮DxOpenNI.zip,並將其中的< DxOpenNI.dll> 和< SamplesConfig.xml> 這兩個檔案,複製後貼到 MikuMikuDanceE_v910資料夾的<DATA>目錄下
    7.沒問題的話就可以開始玩了。
    備註:

操作介紹:
    1.程式執行:到MikuMikuDanceE_v910的資料夾內,直接點選<MikuMikuDance.exe>執行。(那個有初音未來頭像的項目)

程式執行後畫面如下,右上角那個白色區域就是初音未來的舞台。

    2.選擇人物:點選左下方的<load>按鈕,選擇人物模組。這裡我是選擇<Miku_Hatsune.pmd>這個模組。




    3-1.周邊選項:這時選出來的人物,身上有一堆線條,那是因為左下方<select>這個按鈕預設是點選的。所以再點一次,就會取消點選,而線條也會消失。

看,骨架線不見了

    3-2.周邊選項:在上方的<physical ope>下拉式選單中,點選<anytime>模式。


    4.啟動Kinect:在上方的<motion capture>下拉式選單中,點選<kinect>。然後請活動主角站在kinect前面,距離約2.5~3公尺,大約20~30秒左右,舞台右上方出現人影,就算成功啟動了。活動主角可以前後移動一下,盡量要讓人影可以展現全身。

    5.啟動人物:要讓初音未來動起來,必須要擺出一個激活姿勢,就是像健美先生的動作。(搞不懂...),大約3~5秒,系統偵測確定後,初音未來就會和你做出一樣的動作囉。

以下是小朋友的示範(真的不錯玩...)


更多示範影片在初音未來跳跳舞
       

2013年10月2日 星期三

【教具製作】電流急急棒

具製作
電流急急棒

製作團隊:劉俊賢、林玫禪、陳佩琪

一、前    言:
在體適能活動中,如何將合適的元素融入,藉以吸引服務使用者的注意力,並進而產生興趣,進而能夠主動參與活動,減少服務提供者的協助,是我們這次設計教具的方向。多年前曾流行一時的「電流急急棒」,在活動進行過程中,有著聲音、與光線的刺激。因此我們選用此活動設備作為原型,加以改裝並改良以合適中心服務使用者的能力,並藉此聲光回饋的效果,以期達到我們肢體訓練及注意力集中的目標。
二、設計動機:
在進階的步態能力訓練中,側走及旋轉是必須訓練的項目。但因服務使用者習慣將目光放在前進的方向,並連帶導正自己走路的方式,因此上述兩種訓練方式,在進行上有著某種程度的困難。故在設計教具時,讓服務使用者進行側走或旋轉時,能將注意力移轉到身體正面,但身體仍舊進行側走或旋轉的動作,是我們設計的重點。
另外,在經驗中發現,服務使用者對於帶領自己的教保員聲音反應最大,因此在聲音產生的裝置上,我們選用了可以即錄即播功能的大聲公,讓即使帶領活動的不是教保員本人,也能藉由其聲音讓服務使用者產生較高的注意力。
而在球拍的設計上,除了設計能力較好服務使用者使用的單人球拍外,也對認知能力較差者的服務使用者,設計雙人用球拍。可讓教保員或能力較好的同儕以帶領的方式,進行此項教具的使用。
軌道部分則依照訓練目標的不同,設計了三款軌道。分別是直線軌道、變化軌道以及U型軌道。直線軌道專用於側走訓練,使用於較長路徑的訓練。變化軌道則是除了側走訓練外,加入了上肢操作的訓練。U型軌道則專用於旋轉的訓練。
最後,因為此項材料需要用電,因此我們採取可反覆充電使用的高容量電池,除可使用較長時間外,也節省使用時需購買電池的費用,並達到節能減碳的目的。
三、教具材料內容概述:
高低伸縮桿2
雨傘支撐架2
鋼線6公尺
活頁圈20
充電式電池3
塑膠球拍1
電線18公尺
單向二極體3
LED燈泡24
大聲公1
PVC直管水管2公尺
PVC L型管12
鋼管
鐵夾6個。

四、製作方式:
1)連接管:將不鏽鋼管裁成40公分的長度,並於兩側以鑽孔機鑽孔。另裁兩隻60公分長度為,作為主支撐管。
2)轉接管:分三種款式
           直管:將PVC直管,裁成10公分的長度後,於兩側鑽孔,並於管內纏繞鐵絲。
           彎管:以上述直管,加熱後彎成30度,於兩側鑽孔,並於管內纏繞鐵絲。
           角管:取PVC L型管於兩側鑽孔,並於管內纏繞鐵絲。
3)單人急急棒:將塑膠球拍自中分開,於合適位置鑽孔,並置入LED燈泡。並利用內側空間,以並聯方式連接LED燈泡之迴路。
4)雙人急急棒:
大急急棒:以不鏽鋼管取合適長度切斷,焊接後成為內徑40 X 40 公分的正方體。並於量側分別焊上240公分的鋼管作為把手
小急急棒:作法同上,內徑更改為40 X 30 公分,把手更改為單支。
5)電源線:取3段電線,長度為6公尺。一側焊接夾子,中間埋入單向二極體。另一側則連接插頭,作為與其他裝置連接用。
6)大聲公:將晶片處鑽孔,並將迴路截斷。取電線連接,並將電線由鑽孔處拉出。電線一端焊接夾子,一端連上插座,作為與其他裝置連接用。
7)雨傘支撐架:一端為夾子側,將另一段鑽雙孔。
五、使用方式:
1)將雨傘支撐架裝在高低伸縮桿組合上。
2)將所要使用的急急棒種類預先套入雨傘支撐架上。
3)將大聲公裝置及電池,以電源線與急急棒做連接。
4)依照訓練目的,組裝使用軌道
     A)鋼線軌道:將鋼線兩端分別與2支雨傘支撐架連接,以夾子端作固定。
     B)凹凸軌道:先將主支撐架與雨傘支撐架連接,再依照所要呈現的軌道形狀,選擇直管或角管將連接管連接,再以活頁圈作固定。
     C)橫向軌道:先將主支撐架與雨傘支撐架連接,再以6個角管將5支連接管與支主支撐架連接成橫性的U型。
5)設定聲音:將提示音以大聲公錄製,並設定在播放模式。
6)使用:提示使用者進行活動時,急急棒內側不得碰觸軌道,否則會引發燈光閃爍及啟動聲音。而後開始進行活動。
六、自我檢討

    此項教具在設計過的教具中,第一次加入電的元素,藉以達成光線及聲音的回饋。因此在製作過程中遇到諸多問題,包括:如何讓電流不互相干擾;如何做出可以支撐目標形狀的軌道;電路應如何銜接才能讓LED燈泡發光等諸多技術性問題。所幸都一一克服,但還是未臻完美。如凹凸軌道雖能立體呈現,但仍有不穩定的情形;整體裝置組合過程較複雜,應盡量再簡化連結方式;外觀部分有線材外露情形,容易扯斷或短路。以上的問題會在日後繼續尋覓合適的方式改良。





【輔具製作】塑型氣球


具製作
塑型氣球

製作團隊:劉俊賢、林玫禪、陳佩琪

一、前    言:
進行球拍類的活動如羽球,因球拍有其面相性,因此使用者能力必須達到:認知上理解需以拍面擊球,以及精細動作足夠操作握把使拍面迎向球飛來的軌道。因此服務使用者在進行此類活動中,即使能力達到可以擊球,卻常因無法控制拍面而產生失誤。因此希望能設計一款改善上述問題的輔具,讓服務使用者盡情享受活動的樂趣。
二、設計動機:
由於球拍擊球活動屬於活動量較大的動作(相對於日常生活動作而言),因此若服務使用者的抓握能力不足,精細動作不佳,服務對象將無法達成操作球拍的動作。先前生應組曾設計一款輔具「多功能小幫手」,原本打算利用該項輔具,但發現因球拍握把形狀不一,且握把較一般湯匙握柄或生活物品來得粗,加上揮動球拍時,握把會在輔具內旋轉,無法穩定控制拍面,因此不適用。也試過將該輔具所使用的輕粘土直接在握把上塑型製作,此種方式較符合目標,但製作完畢後,因每人握法不同,此球拍會變成只符合該服務對象使用,而無法再給其他人使用,會在球拍數量上造成困擾。
因此,設計目標朝向「可隨人,並隨時調整」的握把塑型輔具。由於之前曾買過小朋友的一項玩具,外層是橡皮材質,內容物是粉狀物質。可隨著外力的扭曲變成各種形狀,因此嘗試將此項作法移植到我們的輔具上。
三、教具材料內容概述:
氣球數個
麵份適量
橡皮筋及膠帶

四、製作方式:
1)將氣球撐大,並將麵粉利用工具灌入其中
2)將灌入麵份的氣球套到球拍握把上,以橡皮筋及膠帶固定氣球口。
3)完成
五、使用方式:
1)使用前先將氣球內的麵粉調整至握把中段。

2)讓使用者先以自己的方式揮拍數次。
3)調整麵粉量至使用者自然持拍時拍面朝前的位置,再由使用者手指外側施壓,使塑型氣球呈現手指形狀。
4)開始使用,可看見使用者自然揮拍時,球拍拍面朝前。
六、自我檢討

    此項輔具設計過程除前述的嘗試方式外,也嘗試過使用保險套替代氣球,也試過使用不同的粉狀物質及粘土替代麵粉,但以目前的組合方式最佳。然氣球仍有其缺點,如不耐指甲硬摳而破損,使用期限約三個月左右便會彈性疲乏,破損時容易將麵粉灑得一地。若有機會會再嘗試不同的彈性材質作為外層物質。





【教具製作】變高變低伸縮桿遊戲組



99年度具製作
變高變低伸縮桿遊戲組
製作團隊: 劉俊賢‧林玫禪‧陳佩琪


一、    製作動機
希望製作一組能夠調整高度的活動設備,藉以讓學員在活動的過程中,進行蹲下、站起、抬手等動作,讓肢體與軀幹達到彎曲、伸直、延展及旋轉的目的。並藉由此設備將現有的一些器材融入,設計新的遊戲方法及規則,讓活動能同時達到娛樂及訓練的效果。
二、    內容介紹
依照上述三種基本伸縮桿組合方式,配合不同的道具,各自可發展出數種不同的玩法如下:
A. 伸縮桿-T型桿
丟圈圈(單人或多人)


套圈圈及掛圈圈(多人)


B. 伸縮桿-尼龍繩

競賽場-羽球/排球/棒球(雙人或多人)


打擊練習場-羽球/排球/棒球(單人)


大風吹(單人或雙人)


C. 伸縮桿-長鐵桿

接拋球練習(單人)


自投羅網(多人)


三、    製作心得
伸縮桿遊戲組的基本道具是固定的,但隨著搭配道具的不同,可以延伸出多樣化的玩法。即使到發表的今天,我們仍然在發展不同的活動。歡迎各位老師能夠發揮想像力,加入不同的元素,設計不同的遊戲及玩法,增添更多的趣味及訓練目的。

四、    活動教案

1.丟圈圈
【活動介紹】
夜市丟圈圈是大家童年的回憶,藉由投擲與撿拾圈圈的過程中,達到全身活動的目的。
【使用道具】
   伸縮桿-T型桿 / 小型呼拉圈多個
【活動人數】
   單人或多人
【活動方式】
1.    在不能直接放入的前提下,調整T型桿與投擲者相對距離。
2.    讓投擲者將小型呼拉圈以投擲方式,套入T型桿。
3.    指導投擲者的姿勢及方法。
準備動作:側身弓箭步,頭部正面向前,注視目標。肩關節上舉內收,手肘彎曲,手掌抓住呼拉圈使呼拉圈圓形面與地面平行。
投擲動作:腳步不移動,轉腰向前的同時做出肩關節外展,手臂伸直,並以甩腕方式將呼拉圈擲出。投擲前可以將手臂彎曲伸直反覆幾次,以測試投擲軌道。
技巧指導:
(1)        側身的方式較容易讓圈圈往前飛行,若正面朝前,易使圈圈向側邊飛出。
(2)        手臂伸直與放開呼拉圈的時機協調為較難的精細控制,控制不佳的投擲者可給予投球訓練。或者縮短投擲者與T型桿距離,以雙手投擲的方式丟入。
重點導引:丟圈圈的動作與投擲飛盤類似,但技巧難度比投擲飛盤高。飛盤較輕,且擲飛盤只需控制路線即可。丟圈圈除呼拉圈較重且需控制路線外,尚須控制讓呼拉圈成拋物線套入T型桿內。
4.    撿拾呼拉圈。可自由撿拾,或要求屈膝蹲下撿拾。
5.    遊戲規則:
(1)  計分制:不限時間,投擲相同數目圈圈,計算有投入的圈圈數,數量多者獲勝。每次一人進行。
(2)  計時制:固定時間內,不限投擲圈圈數,計算有投入的圈圈數,數量多者獲勝。每次一人或二隊進行。
(3)  計時制:固定數量圈圈,先將圈圈全部投入T型桿的隊伍獲勝。但未投進的圈圈需撿拾起後再投。每次可一人或兩隊進行。
【活動主要目的】
1.  上肢的協調訓練,特別是腕關節與掌指關節的協調。
2.  手眼協調訓練。
3.  軀幹旋轉訓練。
【活動次要目的】
1.  上肢關節活動及肌力訓練
2.  下肢肌力訓練
3.  重心控制能力


2.套圈圈和掛圈圈
【活動介紹】
在套圈圈與掛圈圈的過程中,達到上肢及背部的伸直與延展,及下肢的屈曲。
【使用道具】
   伸縮桿遊戲組-T型桿 / 小型呼拉圈多個
【活動人數】
   多人
【活動方式】
1.    將兩種伸縮桿-T型桿依照使用者身高及訓練目的調整高度。
2.    套圈圈:伸縮桿-T型桿(不含白鐵管)讓投擲者將小型呼拉圈以單手或雙手拿高,套入T型桿。並蹲下將小型呼拉圈放置到地面。反之亦然。
3.    掛圈圈:伸縮桿-T型桿(含白鐵管)讓投擲者將小型呼拉圈以單手或雙手拿高,掛上T型桿的橫桿。反之亦然
4.    技巧指導:
(1)   T型桿設置與使用者身高相同,可練習肩關節90度以上的動作。
(2)   T型桿設置與使用者舉手高度相同,可練習肩關節的完全角度動作。
(3)   T型桿設置超過使用者舉手高度,除可練習肩關節的完全角度動作外,還可練習腕關節的活動。
(4)   T型桿設置超過使用者舉手高度加上呼拉圈的高度,可要求使用者踏上小板凳後再套入或掛上T型桿。
(5)   套圈圈的動作可讓使用者以雙手持圈圈的方式套入,再全蹲並將圈圈輕放到地,藉以達到背部的延展及下肢的屈曲。
5.    活動規則:可用兩種相同的T型桿,或不同的T型桿進行活動。
(1)   計時制:固定數量圈圈,計算使用者來回於兩隻T型桿的時間,計算完成移動圈圈的總時間,時間較少者獲勝。每次一人或一隊進行。
(2)   非競賽:兩隊分別由不同方向行進,保持兩邊都有圈圈可拿。
【活動主要目的】
1.  上肢的協調及上肢肌力訓練。特別是肩關節彎曲肌群。
2.  肩關節的主動性完全關節角度活動。
3.  軀幹及頸部伸直肌群肌力訓練。
【活動次要目的】
1.  腕關節的協調動作。
2.  蹲←→站的動作訓練,及下肢肌力訓練。
3.  跨越障礙物能力,爬樓梯活動。



3.競賽場-羽球/排球/棒球
【活動介紹】:
固定球在空中的飛行軌道,並調整活動規則,讓肢體障礙者也能享受各種球類活動的樂趣。甚至可讓肢體能力不同的使用者參與同一活動。
【使用道具】:
伸縮桿遊戲組-尼龍繩 / 羽毛球 / 羽毛球拍 / 布球 / 塑膠球 / 球棒
【活動人數】
雙人或多人
【活動方式】:
1.    將伸縮桿依照使用者舉手高度調整高度。並將伸縮桿向兩側移動至尼龍繩繃緊為止。
2.    羽毛球:讓使用者以羽球拍揮擊羽毛球。
3.    排球:讓使用者以手拍擊步球,如同打排球的方式。
4.    棒球:讓使用者以手抓塑膠球,再向前丟出。另一側的使用者可執球棒打擊。
5.    技巧指導:
(1)   此項活動也依照使用者功能或活動目的,讓使用者於坐姿或臥姿下進行。
(2)   對於上肢控制不佳的使用者,應先讓其對空揮拍或揮手,確定其可達到的高度及距離,再調整伸縮桿高度及相對距離。
(3)   對於手掌精細功能不佳的學員,若無法握拍,可改用手掌拍擊。或者是抓住再丟出的動作,但要避免使用者抓住球後往下拉扯。
(4)   可另行製作手掌球拍,讓使用者直接拍擊。
(5)   利用活動可達到使用者抬頭的目的。
6.    活動規則:
(1)   羽毛球:設置中線,要求擊球者擊過中線。未過中線則以失分論。若為團隊進行,則失分方換人擊球。
(2)   排球:設置中線,要求擊球者擊過中線。未過中線則以失分論。若為團隊進行,則失分方換人擊球。
(3)   棒球:依離擊球點遠近設置一壘二壘三壘線,棒球固定並要求擊球者擊過壘線,並以此計分。(此活動適合肢體控制能力較差之使用者)
(4)   棒球:設置不同分數區,並讓擊球者抽籤,在棒球固定下要求擊球者擊球至抽籤所之要求分數區。再計算分數(此活動適合肢體控制能力較佳之使用者)
(5)   棒球:一人以投擲或手掌拍擊方式投球,一人持球棒擊球。以擊球者前方手臂長度開始算好球帶。若投球未超過好球線則為壞球,超過則為好球。每投一球只能揮棒一次,計分方式如下:三振得零分。四壞得一分。打擊超過好球線得一分。打擊超過投手位置得2分,以此類推計算積分。(肢體控制能力差者可作投手,肢體控制能力佳者可作打擊手)
【活動主要目的】:
1.  上肢的協調及肌力訓練。特別是腕關節及肩關節的活動。
2.  手眼協調。
【活動次要目的】:
1.  頸部及上背部的肌力訓練。
2.  軀幹旋轉動作。

4.打擊練習場-羽球/排球/棒球
【活動介紹】:
利用兩支伸縮桿不同高度的落差(如右圖),讓打擊出去的球能自行送回,藉以反覆練習。
【使用道具】:
   伸縮桿遊戲組-尼龍繩 / 羽毛球 / 羽毛球拍 / 布球 / 塑膠球 / 球棒
【活動人數】
   單人【活動方式】:
1.    將一支伸縮桿依照使用者高度調整配合高度(起始點),另一支伸縮桿將高度調到最高。(最高點)
2.    羽毛球:讓使用者於起始點以球拍揮擊羽毛球。羽毛球飛行出去後,會因高度落差而自行送回,藉以反覆練習並調整使用者動作。
3.    排球:讓使用者於起始點以手拍擊布球。布球飛行出去後,會因高度落差而自行送回,藉以反覆練習並調整使用者動作。
4.    棒球:讓使用者於起始點以球棒打擊塑膠球。塑膠球飛行出去後,會因高度落差而自行送回,藉以反覆練習並調整使用者動作。
5.    技巧指導:
(1)   此項活動主要於一對一時進行,可免去訓練者需撿球或餵球的不便。
(2)   可於制高點放置一鐵片或鈴鐺,當球擊出到最高點時,可因撞擊發出聲響,加強回饋刺激。
(3)   所有動作需注意事項請見前面競賽場部分。
【活動主要目的】:
1.  上肢的控制能力及肌力訓練。特別是腕關節及肩關節的活動。
2.  手眼協調。
3.  軀幹及頸部伸直肌群肌力訓練。
【活動次要目的】:
1.  頸部及上背部的肌力訓練。
2.  軀幹旋轉動作。


5.大風吹
【活動介紹】:
利用吹氣遊戲,訓練使用者達成抬頭的動作及吐氣動作。
【使用道具】:
   伸縮桿遊戲組-尼龍繩 / 燕尾夾 / 空紙盒
【活動人數】
   單人或雙人
【活動方式】:
1.    將伸縮桿依照使用者身高調整高度。並將伸縮桿向兩側移動至尼龍繩繃緊為止。以燕尾夾夾住紙盒並套上尼龍繩。
2.    要求使用者對紙盒吹氣以移動紙盒位置。
3.    技巧指導:
(1)   紙盒高度盡量擺在鼻子至頭頂的高度,可藉由達到抬頭的動作,訓練頸背部的肌力。
4.    活動規則:
(1)   計時制:計算吹紙盒移動一定距離的時間。
(2)   計時制:設立中線,兩位參賽者分別由兩端的伸縮桿位置開始吹動紙盒,先達中線者獲勝。
【活動主要目的】:
1.  頸部及上背部的肌力訓練。
2.  姿勢訓練。
3.  臉部及呼吸肌的肌力訓練。
【活動次要目的】:
   1.下肢行走平衡訓練。


6.拋接球
【活動介紹】:
利用鐘擺式的固定擺盪軌道,讓使用者能預測接球的時的高度及位置,而不會因害怕閉眼或逃避。
【使用道具】:
   伸縮桿遊戲組-長鐵桿 / 尼龍繩 / 布球
【活動人數】
   單人
【活動方式】:
1.    依照使用者身高及手部接球位置,調整伸縮桿高度及搭配之尼龍繩長度。
2.    訓練者於一方將尼龍繩繃緊,並將球於一定高度釋放,讓球順鐘擺之軌跡擺動,要求使用者於另一方將球接住。
3.    技巧指導:
(1)   訓練者映適當調整拋球高度,讓球擺盪到使用者位置時,速度勿過快,以免撞擊使用者,造成使用者躲避反射。
(2)   伸縮桿高度越高,尼龍繩長度越長,則球在空中自然擺盪的軌跡越長,速度越慢。
4.    活動規則:
(1)        單純練習。
(2)        計分制:可一次懸吊2顆球,由使用者以時間差自行拋接,計算接到的球數以計分,得分高者獲勝。
【活動主要目的】:
0.    上肢控制能力,丟與接。
1.    手眼協調。


7.自投羅網
【活動介紹】:
藉由圖片及小道具,讓使用者在進行認知及配對遊戲時,達到上肢主動關節活動的效果。
【使用道具】:
    伸縮桿遊戲組-長鐵桿 / 鐵網 / S型掛勾 / 活頁圈 / 洗衣夾 / 彩色塑膠片 / 軟性磁鐵 / 自製圖卡 / 小水桶 /伸縮撐衣桿
【活動人數】
   單人或多人
【活動方式】:
1.    將鐵網掛在長鐵桿上,並依照訓練目的調整伸縮桿高度。
2.    餵魚:將各種魚類圖卡以S型掛勾掛在鐵網上,要求使用者將魚餌圖卡與魚類圖卡互黏。
3.    釣魚:要求使用者以撐衣桿將魚類圖卡連同S型掛勾取下,置入小水桶內。
4.    抓魚:要求使用者用手將魚類圖卡連同S型掛勾取下,置入小水桶內。
5.    配對遊戲-肚子好餓喔:將各類食物圖卡以S型掛勾掛在鐵網上,並將動物圖卡以洗衣夾夾在食物圖卡上。要求使用者以發給的動物圖卡,去配對食物圖卡。
6.    配對遊戲-顏色配對:先將不同顏色的彩色塑膠片掛在鐵網上,要求使用者將彩色塑膠片掛在相同顏色的勾勾上,或依照訓練者排序的顏色掛上。
7.    技巧指導:
(1)   各種活動進行時,圖卡位置應依照個別使用者調整高度,而非固定的統一高度。
(2)   肢體控制能力較佳者可進行釣魚遊戲,肢體能力較差者可進行抓魚遊戲。
(3)   圖卡的部份可改為使用者有興趣的增強物,如食物,玩具,抽籤等。
【活動主要目的】:
1.  上肢主動關節活動,特別是肩關節的活動。
2.  精細動作訓練-捏。
3.  上肢協調訓練。
【活動次要目的】:
2.    抬頭活動
3.    認知教育-顏色,動物,食物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