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012年7月13日 星期五

全身垂直律動儀之使用心得-劉俊賢

本人任職於高雄市樂仁啟智中心太陽星球,從事物理治療師一職。。平日面對的服務對象包括腦性麻痺,智能障礙,自閉症,多重障礙等各類型身心障礙。且是以18歲~65歲的成人為主。既然服務對象是成人,在服務方式上,比起早療機構所提供的服務型態,自然有很大的差異。首先是成人的體型與體重,讓我們在設計活動上,無法像治療小朋友一樣,徒手就能完整的給與協助或支持,而是常常需要藉助懸吊系統或固定帶等方式,才能進行。此外老年化及過度退化的情形,加上腦部構造以及肢體發展大多已經固定,每當設計活動時,在活動器材及輔具的選擇上常會傷透腦筋。
但這些肢體上的問題,都比不上遇上自閉症服務對象時,因情緒控制問題所引發的情形。由於中心所收服務對象以中重度障礙為主,因此我們的自閉症服務對象,有口語能力的較少,且大多有嚴重情緒及行為控制問題。這其中尚不包括成年後伴隨的精神障礙問題。
去年中心主任前往韓國進行機構參訪時,看到一台特殊的儀器,回來分享時大家並不清楚該台機器的使用目的為何。後來因緣際會經由普達康公司魏小姐介紹,才知道這台儀器為該公司代理BODY GREEN 製造的「全身垂直律動儀」。經魏小姐細心介紹,瞭解該設備主要是經由提供垂直性律動性的震動,主動及被動的達成使用者全身性的肌肉訓練,並更進一步的達到預防骨質疏鬆的目的。這樣的訓練方式,相當符合中心服務對象的需求。因此就向普達康公司商借試用兩個星期。兩個星期的使用期間,發現中心服務對象在使用「全身垂直律動儀」時,並不會像使用其他的健身器材如跑步機等有抗拒情形。相對的,有些服務對象甚至會在搭乘校車返家前,還主動跑來使用十分鐘,才願意回家。這其中我也觀察到有些十分抗拒活動的自閉症服務對象,也都能稍微接受「全身垂直律動儀」的活動,而不是立即逃開。
自閉症服務對象的特別反應,讓我想起前年進行外部機構參訪時,參訪過幾間機構,購置有類似騎馬機等律動設備。而據該中心教保員反應,服務對象的反應頗好,甚至可以將騎馬機做為獎勵等增強物使用。讓我連想到,我們常進行各種型式的感覺統合,給與使用者各類刺激,已達到情緒的穩定或學習的增強。那麼,「全身垂直律動儀」所提供的垂直律動,是否也可以是一種感覺統合模式?而且這樣的進行方式,無論成人或小孩,都可以輕鬆的方式進行。試想要將一個身高187,體重105公斤的對象,放在大球上進行感覺統合活動,那是多麼不容易的一件事。而剛才所提到的例子,正是我們中心其中一位自閉症服務對象。當他情緒較安定時,會喃喃自語的低聲發出各種聲音,而當情緒不穩定時,更是會以跳高然後猛跌的方式進行自傷行為。
基於這樣的想法,於試用期結束後,再與普達康公司聯繫,在中心募得經費購買前,是否能夠再提供較長時間的使用期間,讓我們進行包括自閉症患者在內,情緒控制不佳服務對象的使用研究,並觀察後續反應。普達康公司很爽朗的答應了再讓中心使用兩個月。而中心也挑選了7位情緒控制不佳的服務對象,進行特定頻率的使用及觀察。今年1月至3月初,我們一邊進行這7位服務對象的使用觀察,也請教保員協助進行當天天氣,疾病,情緒控制等相關紀錄。也許觀察時間不夠久,研究方式不夠嚴謹,觀察的數據尚無法整理成一套可供參考的資料。但實際觀察下來,還是可以有一些令人雀躍的進步。如:除一位使用者外,所有使用者都能夠待在「全身垂直律動儀」上15分鐘以上,且不需約束;所有使用者在「全身垂直律動儀」上的異常行為,如大叫,拍打等,在頻率上都有明顯的減少;而最特別的是上文提到的那位又高又重的服務對象。當情緒狀態明顯上升,行為開始出現不斷以假音唱歌且煩躁的「二級警報」時,給予使用「全身垂直律動儀」後,他便能在設備上慢慢的降低情緒緊張度,使用15-20分鐘後,甚至能連聲音都不發出,安靜的站著或坐在「全身垂直律動儀」。比起原先出現「二級警報」,我們採取喝冰水,走跑步機,聽輕音樂,感官教室等措施,都只能稍稍延緩「終極警報」的出現。現在藉著「全身垂直律動儀」,四次中至少有3次,能夠不需藉助藥物,也不會出現自傷行為。
目前中心已經募得經費購置一台,供中心100多位服務對象使用,關於「全身垂直律動儀」與情緒控制的相關研究會再繼續觀察下去。也藉此文分享給特殊兒童特別是特殊成人的家屬,提供一項值得參考的相關設備。

關鍵字:感覺統合/本體覺/平衡/物理治療/全身垂直律動儀/身心障礙/成人/情緒障礙

2012年7月12日 星期四

2011年11月14日 星期一

鼓勵、讚美、支持-物理治療師於成人機構內的服務-物理治療師劉俊賢

鼓勵、讚美、支持


    由於身心障礙者的老化過程會比一般人提早,也就是所謂的提早老化 (prematureaging),這些老化現象包括聽力、視力退化,關節骨骼的退化,肌力耐力的不足以及協調能力的下降,心臟血管疾病,及其他老化現 象。因此身心障礙者不僅平均壽命較一般人低,也因老化現象的提早發生,造成身心障礙者生活品質的降低。所以在參與學員個別化服務計畫(ISP)目標的擬定 與執行上,我們希望能夠維持學員的肌耐力,加強體適能,矯正不良姿勢,藉以延緩退化,並提高生活品質。


           在專業醫療團隊的支援上,樂仁與鄰近的小港醫院合作,由老師和志工協助,陪同到醫院接受治療服務。由於學員人數日益增加,自民國2008年起樂仁有了專任 的物理治療師。物理治療師在中心內提供的服務內容有:參與個別化服務計畫(ISP)會議、提供長短期目標建議書、輔具需求評估、輔具使用輔導及訓練、參與 個案研討、提供指導策略及教學建議、專業治療服務、學員電腦課程教學等項目。


           目前在課程的執行上,除間接提供老師教學建議外,直接的治療服務可分為個別課、團體課,以及電腦課三個部分。對於肢體能力較差,或是自我控制能力偏弱的學 員,我們是以一對一的方式給予訓練,以落實訓練的效果。能力較好的學員,則依照個別能力,將程度相近能力相仿的學員編在一起,採小團體課程,除了基本肢體 協調訓練外,也給予學員間互動的機會。電腦課的部分,針對中心內數位肢體上有障礙,但智力及認知尚好的學員,藉由電腦輔具的協助,訓練電腦基本操作能力, 學習基本上網及文書排版。現在他們都已經架設起自己的部落格,也能發表一些自己的文章,大大的擴大了生活圈。


        上課的過程包含耐力訓練、重量訓練、拉筋動作,所以一開始學員總是會抗拒。慢慢的與學員熟悉之後,在課程內容中加入他們個別喜歡的元素,然後在訓練中給予 鼓勵,給予讚美,給予支持,漸漸的學生也可以接受滿身汗水的治療課。期待未來,學員們都能夠有著強健的身體,在樂仁過著快樂的每一天。


關鍵字:  身心障礙 / 智能障礙 / 智障 / 肢障 /腦性麻痺 / 體適能 / 物理治療 / 復健 / 老化


 


2011年11月13日 星期日

平板電腦(IPAD)在成人身障機構的使用-物理治療師劉俊賢


平板電腦在成人身障機構的使用


在現在這個時代,電腦已經成為每個人生活中不可或缺的部分。坐在電腦前彈指間,便可以知道世界每一個角落發生的事情。與人的互動,即使無法面對面,無法直接聽見聲音,也能利用網路傳遞彼此關心的訊息。相片不再放在厚厚的相簿裡,各式的媒介可以讓我們輕易的回顧每一個開心的時刻。只是透過鍵盤,透過滑鼠,電腦的每一個功能,這樣的行為動作,對不同人來說,卻有著不同的難度。年紀稍大的長輩,年紀幼小的孩子,身心障礙的使用者,在螢幕-鍵盤-滑鼠之間。常會有著視知覺,認知或者協調上的困難。


2年平板電腦盛行,年初我也買了一台平板電腦(註1)。起初只想做為電子書使用,在家裡祖孫三代間卻意外的受歡迎。媽媽用來看照片,太太用來看電影聽音樂。最厲害的是女兒,才三歲的年紀,使用過5-6次,已經能夠自行開機,找程式,甚至旋轉螢幕,調整亮度,聲音等設定動作。不過不是她特別聰明,而是因為操作介面非常容易上手,例如模擬鋼琴,直接點琴鍵就可發出樂音或是動物叫聲。橫劃就可做到書本的翻頁或是換照片。這種直覺式的操作模式,讓各種年齡層或無電腦使用經驗的使用者都能輕鬆上手。


在中心有位腦性麻痺的服務對象,雖然肢體有重度障礙,但能夠利用功能尚可的左腳,操作軌跡球及鍵盤來使用電腦,藉由網路拓展自己的人際關係。但有一些肢障更重度,或者是智能障礙的服務對象,由於肢體的限制,或者是認知的不足,加上中心並無足夠的資源(註2),讓他們沒有機會體驗電腦能給予的各項功能。因此在由我自己執行的個別活動訓練中,我也試著利用平板電腦來作為增強物,如進行立姿或跪姿的擺位訓練時,利用簡單的架子將平板電腦放在較高處的位置,進行影音的播放,或者是開啟一些互動程式或遊戲,吸引服務對象的注意,不僅讓他們比較有意願進行訓練,而且姿勢維持的時間也可以拉長許多。或者對部分肢障服務對象進行訓練,希望他們能達成上肢的伸展動作時,也能藉由固定軀幹,然後將平板電腦放在較遠的位置,開啟虛擬鋼琴的程式,讓他們藉著點出音符的同時,也達到了上述的活動目標,讓枯燥的訓練活動轉變為娛樂。


而對於中重度智障的服務對象,也許因為不識字,少了接觸書本文化的機會。而網路上許多的有聲電子書,精美的插畫,清楚且緩慢的朗誦速度,透過平版電腦,讓他們也能在自己操作及選擇的情境下,聽完看完一個又一個的故事。甚至在平板電腦上藉由一些生活圖片的組合,由聽障或語障的服務對象自行點選,也能達成溝通板的功能。而其他功能如畫畫,能力好的可以自行選擇顏色及線條,用手指頭作畫。能力不佳的,也能利用點選色塊填色的方式,完成美麗的圖畫。而畫出的美麗色彩,也能藉由儲存畫面的方式列印出來或者儲存。對於認知稍佳,會識字寫字的服務對象,也不會被鍵盤或輸入法拘限。能夠選擇手寫板模式,達成寫作或上網的目的。


在國外,平板電腦已經走入人們的生活,有些高中或大學,甚至不發課本而以直接發給平板電腦,將課本及上課資料內建於平板電腦內。也有很多幼兒或特教機構,利用平板電腦進行認知訓練,效果都非常的好。當科技改變這個世界的同時,也希望科技能夠為我們的服務對象,打開一扇克服身體與心靈障礙的窗。


 


1:筆者所使用的平版電腦為IPAD


22011年,中心希望能募得5台平板電腦作為服務對象活動訓練及休閒娛樂使用。



3筆者於高雄樂仁啟智中心從事物理治療師工作


關鍵字: 平板電腦 / IPAD / 身心障礙 / 智能障礙 / 機構 / 特殊教育 / 物理治療 / 復健


2011年9月29日 星期四

100年-無障礙之家-身心障礙者成人居家復健-物理治療師劉俊賢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關鍵字:  身心障礙 / 智能障礙 / 智障 / 肢障 /腦性麻痺 / 體適能 / 物理治療 / 復健 / 居家 / home program