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012年8月30日 星期四

輔具 - 安全帶

輔具:安全帶(安全輔具)


 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100年度具製作





 











 





 





安全帶





製作團隊: 劉俊賢‧林玫禪‧陳佩琪









一、    製作動機





當服務對象在使用跑步機活動時,因為故意,或者是肢體功能不佳;認知不足;或無安全意識等非故意因素。偶會發生一些狀況。例如:突然停下腳步或腳步變慢而順著履帶滑下;踩在跑步機的邊條上,回到履帶上時卻因速度差而滑倒等等。雖然跑步機都有連結到使用者身上的安全裝置,旁邊也都有人員特別照顧,但當狀況發生時,即使啟動安全裝置,但服務對象仍可能因為失去平衡而受傷。因此為減少,甚至完全避免此類傷害的造成,故設計並製作此項輔具,希望能讓服務對象在使用相關運動設備時,更安全,更安心。





二、    製作材料:





帆布織布 / 泡棉 / 魔鬼沾 / 魔鬼沾束帶(現有)





半圓形鐵環 / 口字型扣環 / 日字型扣環 / 中型鐵鉤。





   
以上材料使用之規格及數量,於製作方法中說明。





 









三、    製作方法:





(1) 取帆布織布105 X 10(公分)2條,並裁相同尺寸泡棉一塊。將2塊帆布織布中間夾入泡棉。然後再取適當120 X 2(公分)1條帆布織布做收邊布,縫合固定使之美觀,此為安全帶主體。























(2)於安全帶主體外側中間,取160 X 4(公分)的帆布織布,整段縫合固定於安全帶主體上做為中間帶,超出的游離端約55公分。取魔鬼沾的粗糙面40 X 4(公分),自游離端末端開始縫上作為扣帶。再取魔鬼沾的絨毛面約70 X 4(公分),自魔鬼沾的粗糙面末端接續縫上。























 









(3)由安全帶本體的另一端每隔8公分,縫上一個口字型扣環,作為腰圍調整用的腰圍調整扣環。























(4)取腰帶的中間點,將半圓形鐵環縫上,作為胯下帶的扣環。於安全帶靠近魔鬼沾的末端,縫上另一個半圓形鐵環,作為胯下帶的扣環。























 









(5)以腰帶終點基準點,左右距離約15公分處,各縫上下2個半圓形鐵環,作為固定帶的扣環。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(6)取帆布織布35 X 4(公分)4條,繞成圓形,取安全帶上適當距離縫合,作為安全帶拉環。以上流程將安全帶主體製作完成。























(7)取帆布織布200 X 5(公分)1條,中間以雙口字型扣環做成調整關節,兩端再各縫上一個中型鐵鉤,製作成固定帶。共製作2條。























 





(8)取帆布織布140
X 5(
公分)1條,中間以日字型扣環做成調整關節,兩端再各縫上一個中型鐵鉤,製作成胯下帶。

















(9)以中心現有48公分的魔鬼沾束帶作為配件。























 









四、    成品說明



















拉環(4)














胯下帶扣環(2)














固定帶扣環(4)














 












 









五、    使用介紹





(1) 成品製作完成後可包括四部分:





1. 安全帶(主體)





2. 固定帶2





3. 胯下帶1





4. 魔術帶2





(2) 使用流程如下





1. 先將安全帶環繞使用者腰部,調整雙側固定帶拉環向前,將扣帶穿過腰圍調整扣環並調整適當鬆緊度後,反拉黏緊。























2.將固定帶一端扣住安全帶,繞過跑步機前側儀表板,再扣回安全帶。調整固定帶於適當長度,讓使用者軀體與跑步機儀表板之間保持適當距離。此部分為避免服務對象於使用跑步機過程,發生過於後退而跌落的情形。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3.將胯下帶扣住軀幹前方的安全帶扣環,再繞過胯下,扣住軀幹後方的安全帶扣環。此部分目的在於服務對象發生跌倒情況時,增加安全帶的支撐效果。或者避免服務對象刻意要將安全帶自上方脫下的情形。























4.將魔鬼沾束帶穿過安全帶拉環,再與跑步機兩側的扶手扣住後黏緊。拉環可讓指導人員協助服務對象矯正身體重心。而利用魔鬼沾束帶扣住兩測,可讓服務對象身體重心維持在跑步機履帶中間。























5.使用安全帶不一定需要用到全部配件,可簡單使用固定帶藉以提醒服務對象身體過度後移,也可完全使用以增加使用者的安全。對於重度肢體障礙或有癲癇之服務對象,仍建議使用懸吊系統較為安全。









六、    製作心得





安全帶的雛形在去年就已經製作出來。之間歷經許多的使用測試,才改良到現在的款式及配備。有一些設計上的改變,大概列舉如下:





1.原本為一條腰帶加上一條胸帶,但發現胸帶很容易下滑,而腰帶又容易因活動而上移,且兩件式的製作成本過高,因此簡化成目前的一件式。





2.扣環原本使用成本較低的塑膠製品,但使用數次之後即被拉扯破壞。因此全部更換為不銹鋼材質。且原本使用較細的扣環,也因被拉扯破壞,又再更換為目前的厚度規格。





3.安全帶原本僅設計兩個拉環,但發現不同腰圍的使用者,會造成拉環的相對位置不一,而不方便使用。因此增加為四個拉環。





4.所有拉環或扣環縫合固定處均曾被拉斷,因此製作時,固定處的縫合均使用車逢且加強固定。





5.新製作的安全帶,可符合各種腰圍尺寸使用,而中心原有之藍色安全帶,也可簡單縫上拉環一併使用。





6.部分使用者會去拉開魔鬼沾,使安全帶鬆開。因此對於此類使用者,於其專用安全帶的魔鬼沾末端,加上兩個小拉環,並以安全拉環固定魔鬼沾末端的拉環。使之無法完全拉開。





 

















2012年8月29日 星期三

100 - 平板電腦 未來輔具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教具 - 電流急急棒

教具 - 電流急急棒



 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 





 








 





101年度具製作











 





電流急急棒





 





製作團隊:劉俊賢、林玫禪、陳佩琪





 









一、前    言:





在體適能活動中,如何將合適的元素融入,藉以吸引服務使用者的注意力,並進而產生興趣,進而能夠主動參與活動,減少服務提供者的協助,是我們這次設計教具的方向。多年前曾流行一時的「電流急急棒」,在活動進行過程中,有著聲音、與光線的刺激。因此我們選用此活動設備作為原型,加以改裝並改良以合適中心服務使用者的能力,並藉此聲光回饋的效果,以期達到我們肢體訓練及注意力集中的目標。





二、設計動機:





在進階的步態能力訓練中,側走及旋轉是必須訓練的項目。但因服務使用者習慣將目光放在前進的方向,並連帶導正自己走路的方式,因此上述兩種訓練方式,在進行上有著某種程度的困難。故在設計教具時,讓服務使用者進行側走或旋轉時,能將注意力移轉到身體正面,但身體仍舊進行側走或旋轉的動作,是我們設計的重點。





另外,在經驗中發現,服務使用者對於帶領自己的教保員聲音反應最大,因此在聲音產生的裝置上,我們選用了可以即錄即播功能的大聲公,讓即使帶領活動的不是教保員本人,也能藉由其聲音讓服務使用者產生較高的注意力。





而在球拍的設計上,除了設計能力較好服務使用者使用的單人球拍外,也對認知能力較差者的服務使用者,設計雙人用球拍。可讓教保員或能力較好的同儕以帶領的方式,進行此項教具的使用。





軌道部分則依照訓練目標的不同,設計了三款軌道。分別是直線軌道、變化軌道以及U型軌道。直線軌道專用於側走訓練,使用於較長路徑的訓練。變化軌道則是除了側走訓練外,加入了上肢操作的訓練。U型軌道則專用於旋轉的訓練。





最後,因為此項材料需要用電,因此我們採取可反覆充電使用的高容量電池,除可使用較長時間外,也節省使用時需購買電池的費用,並達到節能減碳的目的。





 









三、教具材料內容概述: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高低伸縮桿2




雨傘支撐架2




鋼線6公尺




活頁圈20




充電式電池3




塑膠球拍1




電線18公尺




單向二極體3




LED燈泡24




大聲公1




PVC直管水管2公尺




PVC L型管12




鋼管




鐵夾6個。




 






四、製作方式:





1)連接管:將不鏽鋼管裁成40公分 的長度,並於兩側以鑽孔機鑽孔。另裁兩隻60公分 長度為,作為主支撐管。





2)轉接管:分三種款式





           直管:將PVC直管,裁成10公分的長度後,於兩側鑽孔,並於管內纏繞鐵絲。





           彎管:以上述直管,加熱後彎成30度,於兩側鑽孔,並於管內纏繞鐵絲。





           角管:取PVC L型管於兩側鑽孔,並於管內纏繞鐵絲。





3)單人急急棒:將塑膠球拍自中分開,於合適位置鑽孔,並置入LED燈泡。並利用內側空間,以並聯方式連接LED燈泡之迴路。





4)雙人急急棒:





大急急棒:以不鏽鋼管取合適長度切斷,焊接後成為內徑40 X 40 公分的正方體。並於量側分別焊上240公分 的鋼管作為把手





小急急棒:作法同上,內徑更改為40 X 30 公分,把手更改為單支。





5)電源線:取3段電線,長度為6公尺 。一側焊接夾子,中間埋入單向二極體。另一側則連接插頭,作為與其他裝置連接用。





6)大聲公:將晶片處鑽孔,並將迴路截斷。取電線連接,並將電線由鑽孔處拉出。電線一端焊接夾子,一端連上插座,作為與其他裝置連接用。





7)雨傘支撐架:一端為夾子側,將另一段鑽雙孔。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連接管




轉接管




單人急急棒










 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 




雙人急急棒(小)




雙人急急棒(大)




 






 





五、使用方式: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1)將雨傘支撐架裝在高低伸縮桿組合上。




2)將所要使用的急急棒種類預先套入雨傘支撐架上。














3)將大聲公裝置及電池,以電源線與急急棒做連接。
















4)依照訓練目的,組裝使用軌道



     A)鋼線軌道:將鋼線兩端分別與2支雨傘支撐架連接,以夾子端作固定。



     B)凹凸軌道:先將主支撐架與雨傘支撐架連接,再依照所要呈現的軌道形狀,選擇直管或角管將連接管連接,再以活頁圈作固定。



     C)橫向軌道:先將主支撐架與雨傘支撐架連接,再以6個角管將5支連接管與支主支撐架連接成橫性的U型。



5)設定聲音:將提示音以大聲公錄製,並設定在播放模式。














6)使用:提示使用者進行活動時,急急棒內側不得碰觸軌道,否則會引發燈光閃爍及啟動聲音。而後開始進行活動。






六、自我檢討





    此項教具在設計過的教具中,第一次加入電的元素,藉以達成光線及聲音的回饋。因此在製作過程中遇到諸多問題,包括:如何讓電流不互相干擾;如何做出可以支撐目標形狀的軌道;電路應如何銜接才能讓LED燈泡發光等諸多技術性問題。所幸都一 一克 服,但還是未臻完美。如凹凸軌道雖能立體呈現,但仍有不穩定的情形;整體裝置組合過程較複雜,應盡量再簡化連結方式;外觀部分有線材外露情形,容易扯斷或短路。以上的問題會在日後繼續尋覓合適的方式改良。